《父子俱清》
选自汉•陈寿《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
(胡)威字伯虎①。少有志尚,厉操清白②。质之为荆州也③,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pǐ)④,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⑤?”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已有 312 人学习
文化常识:
孰与。孰与在古代汉语中有三种意思:(1)与谁。如《公羊传》:“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2)犹言何如。意思为“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如《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两者间的比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本文中“卿清孰与父清”即属这种用法。
(胡)威字伯虎。年少的时候就很有志向,品行廉洁。(胡)质做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都(许昌)去探望他。(因为)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胡)威独自骑驴(去探望),(到了之后)拜见父亲。在府中住了十几天,(胡威)向父亲告辞。在辞别时,(胡)质赐给他绢一匹,作为旅途上的盘缠。(胡)威跪下说:“父亲(为官)廉洁奉公,不知道哪里来的这匹绢?”胡质回答说:“这是我俸禄的剩余,因此给你做旅途中的盘缠。”(胡)威(这才)接受,辞别父亲踏上回家旅途。……晋武帝召见威时,感叹他父亲的清廉,并问威,你与你父亲哪个更清廉?威回答说,我比不上我父亲。晋武帝说“你凭什么认为不如你父亲?”(胡威)回答说:“我的父亲清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他的地方)。”
习题参考:
1.A
2.①无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指代父亲胡质;
③结构助词,的;④代词,指“这匹绢”
3.①(胡威)将要告别(的时候),胡质送给(他)一匹绢,(让他)作为道路上的花费。
②我的父亲清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清廉唯恐别人不知道,这(就是)我远远不如(他的地方)。
4.自己赶驴去看望为官的父亲;临别时,其父给他一匹绢以做路费,他又要问这绢的来历,怕不清白
儿子返家,所给路费是自己俸禄中节省下来的,而并不用公家钱
5.一方面证明胡氏父子清廉声名远播,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胡威的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