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恭三异》
选自《后汉书》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超前学员专享

已有 312 人学习

文化常识:

鲁恭于东汉章帝建初年间(76一84年)任中牟县令,他着重以道德风尚感化人,不依靠刑罚命令惩治人,遇有讼争,尽量说服,使犯法者自感愧悔,深受人民爱戴,有“鲁恭三异”(蝗不入境,化及禽兽,竖子有仁心)的传说。
启发与借鉴:
一个政治上上了轨道的地方或国家,既重视法治,又重视德治。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注释及译文: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罚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暗中派人到中牟县去视察。那人与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一起坐在桑树下。有一只野鸡经过,在他们旁边停下,旁有一个小孩。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野鸡才是幼鸡,不能抓。那人很惊讶,对鲁恭辞别说:“我此次前来,是要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爱护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我久留只会打扰贤者。我将快速返回,把情况报告袁安。”

习题参考:

1.纪传;范晔;史记;汉书;三国志
2.①担任;②秘密,暗中;③停止;④能够,可以;⑤空,徒然;⑥告诉
3.①(袁安派去的那个人)跟着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两人一起坐到桑树下
②(我)此次到来的原因,是要考察你的政绩。
4.C(A、B都不符合文意,与文意相反;D是其人表达对鲁恭的敬意,并非原因)
5.是鲁恭。文中虽然详写了袁安所派之人的言和行,是通过其人的所见所闻突出鲁恭治理下的中牟县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突出鲁恭“重德化”的治理成效.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