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母严教》
选自清 ·蒋士铨《忠雅堂集》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息,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热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超前学员专享

已有 312 人学习

文化常识:

①锉:作者蒋士锉自称。②吟哦声:读诗的声调。③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④扑之:责打我(锉自指)。

注释及译文:

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牛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的病稍稍好一点, 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父亲如果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严肃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 有时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怒气稍微缓解,又反复劝说,直到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读书时牌气急躁,我稍有点懈怠, 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几天都不和我说一-句话;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得自己疲累。我因而不会在嬉戏中荒废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严格。

习题参考:

1.C(A暇/更录唐宋人诗;B辄指/壁间诗歌;D复/力争之)
2.D(AB项都是助词,无实际意义;C项助词,解释为“的”)
3.①(我的病)稍微好一些,(母亲)就指着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吟诵作为游戏。
②父亲如果做错了事,母亲一定严肃地用委婉的话语规劝他。
③(父亲)督促我学习时很急躁,(我)稍微懈怠一点,(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 几天都不和我说一句话。
4.母亲在他九岁时就教授《礼记》等经典,熟读成诵;将吟诵诗歌作为游戏;在他生病期间也抓紧时间教他诗歌;在他学习偷懒时严厉地管教他,直到他能够熟读诗文才罢休(写出三点即可)
5.开放式答案。答题要点:删去更好。这段文字写母亲委婉却坚决地规劝父亲,与教育“我”关系不大,删去可以使选文的中心更加集中。或:删去不好。这段文字写母亲委婉却坚决地规劝父亲,体现母亲既坚持原则又讲究规劝的策略,她的言行对“我”也有教育意义,更能体现出她言传身教对“我”的影响,不应删去。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