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18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作业1-0001
第一个将经过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搬到戏剧舞台上的戏剧家是__。
A:梁辰鱼
B:王世贞
C:徐渭
D:康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明代戏剧主流,比南戏更为完整、精致、进步的文学体裁是____。
A:明杂剧
B:明拟话本
C:明传奇
D:明小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文学史上“躬践排场,面敷粉墨”的“当行”戏剧家是指谁?
A:A王实甫
B:B白朴
C:C关汉卿
D:D马致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渔洋山人论诗以神韵为宗,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最高境界,他是谁?
A:A王夫之
B:B吴伟业
C:C王士祯
D:D钱谦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清代诗歌流派中“神韵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
A:沈德潜
B:陈维崧
C:王士祯
D:袁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闲情偶寄》的作者是谁?
A:A李玉
B:B钱谦益
C:C李渔
D:D徐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宋初诗坛上最早提出继承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并说“子美集开诗世界”的是下列哪位诗人?
A:柳开
B:王禹偁
C:欧阳修
D:杨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元杂剧的是____。
A:《琵琶记》
B:《救风尘》
C:《西厢记》
D:《鲁斋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第一部用昆腔格律写作的剧本,对昆腔的传布起了很大作用是____。
A:《宝剑记》
B:《浣纱记》
C:《鸣凤记》
D:《红蕖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却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是下列哪位杂剧家的自我表述____。
A:马致远
B:关汉卿
C:王实甫
D:白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关于话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原来是“说话”艺人的底本
B: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
C:“小说”是说话中影响最大的一家
D:小说话本与唐传奇无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施耐庵
D:冯梦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主张奥鹏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平时在线作业用“幽深孤峭”的风格来表现性灵,提倡一种别理别趣的是___。
A:茶陵派
B:竟陵派
C:公安派
D:唐宋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即文章要有具体内容,内容要经得起考据的检验的是____。
A:方苞
B:刘大櫆
C:姚鼐
D:张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关于朱熹的文学批评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
A:继承并发展了北宋道学家的主张
B:主张讲道德心性,不必讲求艺术技巧
C:他认为“文者贯道之器”
D:学诗须先从《三百篇》、《离骚》学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关白蛇和雷锋塔的故事最早见于哪部作品?
A:A《西湖三塔记》
B:B《白娘子永镇雷锋塔》
C:C《雷锋塔传奇》
D:D《高僧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敷衍林冲受高俅陷害被逼上梁山的故事的是____。
A:《宝剑记》
B:《浣纱记》
C:《鸣凤记》
D:《清忠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元曲是以____的《中原音韵》为基础,属于北方语言。
A:周德清
B:司空图
C:严羽
D:钟嗣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____。
A:辛弃疾
B:苏轼
C:李清照
D:柳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容若”是清代哪位词人的字____。
A:朱彝尊
B:陈维崧
C:王士祯
D:纳兰性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