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城镇体系规划》在线作业二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城镇体系规划》在线作业二-0007

相对独立性: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城镇是相对独立的(),每个城镇都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由此决定了城镇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竞争。但是,区域经济又包含在国民经济系统之中,其发展必然受制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国民经济全局利益的约束,并在一定程度上要服从于国民经济全局利益。
A:经济利益主体
B:区域经济主体
C:国家利益的一部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是:1、();2、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3、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4、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5、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6、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7、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8、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A: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
B:评价城镇建设发展规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形式。
A:空间组合
B:经济组合
C:时间组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要达到城乡一体化水平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城乡()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二是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均衡;三是城镇相当密集;四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能适应或超前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A:生产力
B:环境保护
C:基础建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促进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应从改革入手,遵循市场经济的(),逐步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
A:价值规律
B:货币政策
C:市场经济规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空间差异性:区域()性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各个城镇之间经济活动表现出空间差异性。
A:经济空间差异
B:环境空间差异
C:区域空间差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位是什么?1.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2.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3.引导()流动、集聚。
A:群体
B:生产要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4、工业化阶段;5、服务业输出阶段。
A:自给自足阶段
B:局部发展阶段
C:区域管理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技术方法:设立有限的规划目标,根据(),确定规划内容;深入研究发展机制和宏观的、长期性的影响因素,排除短期行为和单方利益的干扰;在规划中增强和发挥工程学科的作用;保证合理的规划弹性,注重多方案比选和技术经济论证。
A:需求
B:问题
C:条件
D:范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规划的重点内容:1、();2、协调和部署影响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确定开发建设管治区划;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确定城镇体系组织机制建设方向;4、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落实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要求;5、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A: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
B:规划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城镇体系组织结构
C:确定改善环境目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加紧城市化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2、进一步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与安置;3、改革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4、改革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
A:改善环境条件
B: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规划的基本方法:()。
A:组织方法
B:技术方法
C:新技术应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分区管治与协调规划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分区,规划的核心是空间资源的()使用,其载体是区域土地。
A:合理
B:有效
C:集约
D:规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工业化阶段:以()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A:矿业
B:制造业
C:工商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镇体系中所研究的区域经济包括哪些?是指与之对应的区域内()的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共生互动关系。
A:各产业之间
B:城镇之间
C:经济区之间
D:环境之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镇体系规划中分区管治与协调可概括为:1、落实()战略的分区对策;2、针对不同发展条件和发展目标空间的分类指导。
A:城镇化
B:城镇发展
C:经济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环境污染是城市()发展带来的副产品。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不需要任何监测数据,单凭直觉就完全可以感受到。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广度、深度和技术处理的难度都在增加。
A:经济
B:社会
C:建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乡一体化有两个基本特征:是经济上(),而城乡间发达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网络是对这一切的基础支撑。
A:整体协调
B:空间上整体协调
C:经济上互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镇空间管治与协调:是针对不同的城镇空间组织形式,提出相应的()等方面的措施与策略,引导和控制区域开发建设活动,其目的是保护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A:空间规模
B:城乡建设
C:生态保护
D:资源开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市与区域:是与生俱来的一对共同体,它们()。每个区域均有其自己的主体、每个主体也都拥有自己的区域。
A:相互依存
B:互为作用
C:共同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交通发展目标:1、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及枢纽。2、建立双快交通体系(“双快”交通体系是:建立基于高快速道路交通系统及快速轨道线服务系统的“双快”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对城市空间拓展、区域及枢纽间联系、提高客货运输效率的重要支持。井通过缩短时空距离,加强广州与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中心城市的
影响与地位)。3、确立公交优先原则。4、强调新技术的运用。5、维护并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设施与公共设施。6、重视并改善行人步行系统与步行环境。
A:空港
B:海港
C:铁路
D:公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战略措施是:1、明确重点;2、建立以现代化立体快速交通体系和现代化通讯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城市之间及其与其它地区的联系。政策倾斜,尽快使香港、上诲、北京加入到国际性城市的行列;3、应用新的()的区域宏观调控,协调大都市连绵区、城市密集区各等级规模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并以快速交通网络为骨架,规划和建设新的城市管理区域4、加强中国城市化模式和途径的开拓,引导和规范城市郊区发展,确保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不断完善市场机制,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优化各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
A:加强环境基础建设
B:城市管理手段
C:加强城市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市化战略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城镇建设领域的落实,概括城镇与区域、城镇与乡村的互动关系,反映城镇同()的有机联系,它是城镇发展带有整体性、纲领性、长期性的行动方案。
A:经济社会
B:生态环境
C:未来发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上而下强制型: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前苏联及存在东方集权色彩的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新加坡),规划基本是计划的代名词,国家具有完善的区域规划编制体系及保障体系。区域规划的强烈指令性使其成为一种绝对的政府行为,成为国家()地方发展的有力工具。
A:干预
B:调控
C:计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乡一体化是近年来学术界与规划部门针对城乡区域发展的最新情况而提出的()。
A:新概念
B:新问题
C:新格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首要目标,应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任何小城镇试点都必须做到(),缓和农村“()”这一基本国情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A:有效地吸纳农业剩余人口
B:人地关系高度紧张
C:改善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管理办法适用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管理。
A:市
B:县
C:城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开发模式有:()、优势区位开发模式、梯度开发模式、跳跃开发模式。
A:联合开发模式
B:据点开发模式
C:点轴开发模式
D:网络开发模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活动关联性: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性导致了城镇之间存在着()上的互补性,而且,一个城镇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它相关城镇经济发展的影响就越大。
A:发展要素
B:发展成果
C:发展空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管治与协调的准则:1、();2、强制、控制并用
A:法律法规应用
B:整体利益
C:长远利益
D:制度保障优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服务业输出阶段。在这个阶段,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服务业的输出。()性服务的输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行业。
A:资本
B:技术
C:专业
D:区域规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阶段理论:是由于区域之间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应地,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形式也就不完全一样。
A:发展阶段
B:发展环境
C:发展条件
D:发展方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对()提出明确的管治与协调要求。
A:影响区域的环境因素
B:基础设施条件
C:违规行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编制:必须突出重点,这个重点就是在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
A:发展的空间
B:生态环境
C:区域范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目前世界上的区域规划基本存在着三种类型()。
A:自上而下强制型
B:自下而上放任型
C:控制与引导双轨型
D:城镇结合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加快现有大城市的发展,提高其内涵质量,提前解决将会出来的各种问题。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属于政府行为的城镇体系规划,为适应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事权比较利于实施管理,其性质、作用、目的和意义的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开发政策:就是开发利用区域所能支配的资源包括区内资源和可以利用的区外资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同一都市圈应属于同一种城市场的作用域围,是一定尺度的城市经济区。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深化方案的主要内容:1、城市定位及发展目标;2、城市规模;3、城市发展方向;4、城市结构;5、都会区建设政策;6、城市生态建设;7、城市交通建设。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主体内容是:1、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2、建立和完善城市地产的流转机制;3、建立和完善城市地产收益及投入机制。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制度保障优先要本着“互惠互利、利益均沾、优势互补、全面发展”的原则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城建投入要有硬性指标主要包括:国家和省明文规定专项用于城市建设的专项资金,要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城市建设,各地不得擅自减免。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高级形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大都市圈:以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核心都市圈”,常简称为“大都市圈”。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按照空间开发的条件,制定有别于其它区域,但在该区域值得共同遵循的建设原则和相关政策措施。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不平衡开发战略的理论根据是: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平衡性,在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产业之间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系统整体性:是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按规划范围全覆盖划分的次区域。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