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古代文论》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建师范《古代文论》在线作业一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
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就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诗论家是()
A:宋代的严羽
B:宋代的李清照
C:明代的谢榛
D:清代的王夫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教材的论述,在其著作中提出许多充满辩证思想的近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A:康有为
B:刘熙载
C:魏源
D:梁启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开创并形成诗文理论中的近代气息的人物首推()
A:林昌彝
B:梁启超
C:魏源
D:龚自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
A:白居易的“为时”“为事”说
B: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
C:苏轼的“枯淡”说
D:王夫之的“现量”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
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在()中提出来的
A:《艺概》
B:《少年中国说》
C:《夏威夷游记》
D:《饮冰室诗话》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陈子昂在《修竹编序》里评价东方虬《咏孤桐篇》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教材认为,这里的“正始之音”是()
A:指曹魏后期出现的何晏、王弼等开创的玄谈风气
B: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作品具有建安风骨
C:泛指曹魏后期出现的阮籍、嵇康等作家的作品
D:泛指曹魏正始时期作家的宣扬玄理的作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 ()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下与声律论有关的选项有()
A:声律论的建立与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有关
B:与当时佛经的转读音译有关,这是陈寅恪在《四声三问》一文中提出的
C:汉字的四声最早是周颙发现的
D:最早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上的诗人则是沈约
E:完整列出声律说“八病”的是梁代钟嵘的《诗品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流和成就主要表现在 ()
A:诗界革命
B:文界革命
C:史界革命
D:白话运动
E:小说界革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扬雄提出的有关“赋”的主要观点有()
A:赋是“童子雕虫篆刻”
B:赋的特点是“劝百讽一”
C:“诗人之赋丽以则”
D:“词人之赋丽以淫”
E:赋的风格“文质彬彬”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重要的文学评点有()
A: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
B: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
C: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D:刘辰翁的《水浒传》评点
E:毛宗岗的《金瓶梅》评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江西诗派的主要人物有 ()
A:黄庭坚
B:苏轼
C:陈师道
D:严羽
E:吕本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苏轼在文学理论上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主张()
A:A.言必中当世之过(白居易)
B:观察事物应了然于心,也了然于口和手
C:诗有别材,诗有别趣
D:诗贵乎枯淡,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E: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赞王维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诗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的诗论观点,提出了 ()
A:兴观群怨说
B:情志结合说
C:六义说
D:得意忘言说
E:"美刺"教化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由孟子开创的文学批评方法有()
A:A.以意逆志
B:品第高下
C:知人论世
D:神韵说
E:文质彬彬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属于清末四大词人的有()
A:王鹏运
B:况周颐
C:朱祖谋
D:端木埰
E:文廷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文论在儒道互补中发展,一般来说,儒家文论较多讨论 ()问题。
A:A.文学的社会作用
B:自然平淡的风格
C:艺术思维的规律
D:文与质的关系
E:作家的道德修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王国维主要继承了明国时期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读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当下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的思想观念去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王安石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与民同乐”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清代的李渔在《闲庭偶寄》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这段诗论出自《论衡艺增》()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虚静”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A:对
B: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