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生物学》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环境生物学》在线作业一-0002
比重在4 或5 以上的金属元素统称()。如汞、镉、铅、铬、铜、铍、镍、铊等。以汞的毒性最大,镉次之。铅、铬也有相当的毒性。此外还有砷、硒,虽不属于重金属,但其毒性与重金属相似。
A:重金属
B:金属
C:轻金属
D:复合重金属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物种适宜性是()技术成败的关键,为此需要进行物种的遴选,并实现物种间的合理配置。
A:生物修复
B:生态修复
C:环境修复
D:种群修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不吸收或少吸收污染物是生物抵抗污染胁迫的-条重要途径,但目前有关这一抗性途径的分子机理仍知之甚少,-些实验结果甚至相互矛盾,一般认为生物不吸收或少吸收污染物的机理与生物外分泌物有关,如()。
A:植物的根分泌物
B:植物的根抗性
C:植物根抗渗透性
D:植物的根分解能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监测生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对人为胁迫敏感并具有特异性反应的();2.选择遗传稳定、对人为胁迫反应个体差异小、发育正常的健康生物;3.选择易于繁殖和管理的常见生物;4.尽量选择既有监测功能又兼有其他功能的生物。
A:生物
B:微生物
C:细菌
D:真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受()的影响,涉及生态系统中生物本身的因素,还涉及污染物的环境因素。
A:多种因素
B:单种因素
C:复合因素
D:综合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暴露评价是对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进入环境到被(),以及对生态受体发生作用的整个过程的评价。
A:生物吸收
B:生物转化
C:生物分解
D:生物利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氧化塘又称(),是利用藻类和细菌两类生物间功能上的协同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
A:稳定塘
B:独立沉淀塘
C:生物分解塘
D:化学处理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A:外源化合物
B:化合物
C:外源物
D:生化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所谓环境是指相对于主体对象而言的背景,意即围绕主体对象以外的其他()的综合。
A:各种因素
B:生物因素
C:环境因素
D:人为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化学效应是在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如环境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的升高、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等。环境酸化主要是由于酸雨造成地面水体和土壤的酸度增加,与环境酸化相反的环境化学效应是环境碱化。
A:物质之间
B:生态之间
C:环境之间
D:人类与环境这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与植物、动物一样,微生物对污染环境也具有抗性,甚至更强。由于()和生态上与植物、动物很不相同,所以它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机理在有些方面有别于前两生物。一般来说,微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也可分为避性、分解转化等途径。
A:温度抗性
B:微生物在形态
C:生理生化
D:活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监测是利用()、个体、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等层次上的变化对人为胁迫的生物学响应反应来阐明环境状况。
A:生物分子
B:细胞
C:组织
D:器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积累是指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又称生物学积累。
A:吸收
B:吸附
C:吞食
D:触摸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毒性试验可分为:()。
A:急性毒性试验
B:亚慢性
C:慢性毒性试验
D:蓄积毒性试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表现为:①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水、空气、食物等)、多种渠道进入人体;②受环境污染影响的人群的反应个体差异大,包括老、幼、病、弱甚至胎儿及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敏感人群;③人群常处于低水平、长时间暴露状况,探索敏感而特异的反应指标较难;④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作用而发生转化、降解而形成新的污染物;⑤不同污染物常常联合作用于人体,可能产生与原有污染物不同的危害作用。
A:空气
B:物理
C:化学
D:生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主要有:()。
A:土壤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和修复
B:植物和动物土壤有机农药的吸附降解和转化
C:石油污染海洋的生物修复
D:自然分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在()水平上的影响包括对生物机体酶的影响和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A:生物化学
B:分子
C:生物个体
D:生物群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测试的方式很多,根据生物测试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测试方式。
A:短期测试方式
B:中期测试方式
C:长期
D:定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大气接纳有害污染物质的量超过(),甚至超出大气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甚至潜在的影响或危害,这种大气质量恶化的状态称为大气污染。
A:大气自净能力
B:污染物浓度增高
C:排放量超标
D:重金属含量过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然环境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A:活动空间
B:人类生活
C:生产
D:人类生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①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使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量减少、浓度降低;②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
A:固定性
B:降低重金屑在土壤中的移动性
C:生物可利用性
D:分化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体是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水体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的()等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是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水体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的数量达到了破坏水体原有功能的程度。
A:悬浮物质
B:溶解物质
C:底泥
D:水生生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外源性污染物进人动物体后,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损伤和病变,甚至死亡。动物与植物一样,能够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作出一系列应答,以减少毒物对自身的伤害,从而获得对污染环境的抗性。动物的抗性机理也可以划分为()等几种途径。
A:拒绝吸收
B:结合钝化
C:分解转化
D:排出体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在()水平的影响主要是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A:种群
B:群落
C:单体
D:多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态监测是指对人类活动影响下自然环境变化的监测,通过不断监视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其他组成部分()的状况,确定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多种形式的人类活动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
A:空气
B:动植2物变化
C:外部大气圈
D:地下水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及其代谢产物从动物体内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过()排出,还有一个途径是通过皮肤随汗液排出。挥发性污染物及其代谢物还可以通过呼吸道随呼出气体排出。
A:肾脏随尿排出
B:其次是经过肝脏胆通过消化道随粪便
C:通过出汗排出
D:新陈代谢排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于陆生植物来说,()是吸收营养元素的主要器官,它们也是植物吸收污染物质的主要途径。
A:叶
B:根
C:皮
D: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土壤污染特点: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土壤污染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对土壤污染的特点和其危害性认识不足所致。土壤污染有以下几个特点.()。
A:可治理性
B:隐蔽性和潜伏性
C:后果严重性
D:不可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逆性和长期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受到过度利用或人为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的改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破坏
A:空间
B:环境
C:结构
D: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净化生物的筛选具体的方法有:()
A:实地调查污染环境
B:人工染毒对比试验
C:调查对比法
D:化验测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土壤中的其他物质的含量如()的大量存在,会极大地降低植物积累重金属的数量。
A:有机质
B:矿质元素
C:无机物
D:化合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抗性的利弊:一般说来,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对人类有利。抗性生物之所以能够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正常生长繁殖,其中它们对环境污染物的()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A:富集
B:分解
C:转化
D:排他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大气污染的来源极为广泛,可来自天然污染源,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细菌、病毒、植物花粉等,也可来自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如工业企业、生活炉灶、采暖锅炉等,及流动污染源如()等交通运输工具。
A:汽车
B:火车
C:飞机
D:轮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群落监测法是通过研究在污染环境下,生物群落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化来监测环境污染状况。环境污染的最终结果之一是()。
A:敏感生物消亡
B:抗性生物旺盛生长
C:群落结构单一
D:生态环境变化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污染物在()水平上的影响主要是对细胞的影响、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A:细胞
B:器官
C:体内
D:外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与受损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对受损环境进行全面的认识,进而对生物与受损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进行了解,为进一步分析环境生物学问题提供一个基础平台。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生物效应是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好的效果。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可包括:症状指标法、生长量指标法 根据污染区和清洁区植物生长量的差异,群落生态指标、生活力指标法、污染指数法、相关方程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净化生物是指能够把环境中的污染物吸人体内,并且能够在体内富集、降解,从而减少环境中污染物含量的生物体。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放大是指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生物可以逐级浓缩外源性物质的作用,结果使在级别越高的生物中浓度越高。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类像地球上的其他任何生物一样,都需要从自然界中以植物和动物为对象获取生存和发展必需的物质原料,同时将自己的代谢产物以及不能被利用和利用不完全的物质放到自然界。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受损环境中,环境因子的变化是互动的,影响是综合的,但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它们的作用程度是差异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净化方法主要有: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厌氧法 。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机制是外部排斥的结果。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微生物除了分解、转化污染物外,还能够将进人体内的污染物排出体外。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由于溶解于水中的污染物比在大气中的扩散速度快,加上很多物质都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因此当湿度大时,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往往也增加,积累的量也小。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重金属作为一类特殊的污染物,具有显著的不同于其他污染物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水域抗酸化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岩的地质学特征和集水区土壤性质和特征。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污染对生物后代的远期影响主要包括:污染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和环境激素及其毒害效应.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可分为细胞表面吸附和胞内运输两个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