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教育心理学》在线作业一-0002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形势
B:课堂结构
C:课堂情境
D:课堂教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谐音联想法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回忆策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通过剖析特定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的差生教育措施是()。
A:个案分析法
B:策略训练
C:挫折教育
D:合作学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下面哪一种需要之中?()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指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应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而加以综合考虑,这样才更有可能把握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本质及它们的必然联系。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社会影响内驱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A:柏拉图
B:笛卡尔
C:高尔顿
D:皮亚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人际关系
D:课堂气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得动作,称为()。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社会影响内驱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系统性原则主要表现在()。
A:整体性
B:层次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E:自组织适应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皮亚杰在1930年出版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等著作中,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教师期望可通过()影响课堂气氛。
A: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
B:对有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
C: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等的学习材料
D:允许学生提问并耐心倾听学生回答问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包括()。
A:获得
B:理解
C:转化
D: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A:讲解法
B:演示法
C:讨论法
D:游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为()。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通过大量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中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学反思的方法包括()。
A:反思日记
B:详细描述
C:交流讨论
D:行动研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在()方面能够运用得更灵活。
A:课前计划
B:课堂教学过程
C:管理学生方法
D:课后教学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措施包括()。
A:训练逻辑推理能力
B: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C:扩大知识面
D:注意掌握好的问题解决策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强化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下列哪些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
B:头脑风暴
C:结构扩散
D:自我设计训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发散思维的最主要特征是()。
A:独创性
B:灵活性
C:流畅性
D:变通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
A: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B: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C: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D: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测量以及个别化教学研究继续受到重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作用于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理解和保持知识的策略主要包括()三种策略。
A:复述策略
B:管理策略
C:时间策略
D:精致策略
E:组织策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包括()。
A:成员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
B: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但有可能存在着排他性
C: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D:成员的角色和数量不固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创造力的最主要特征是()。
A:独创性
B:敏捷性
C:流畅性
D:灵活性
E:先天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学习内驱力
B:学习需要
C:学习诱因
D:学习期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个别化教学是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大致包括的环节有()。
A: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B: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C: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作和练习
D: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
A:力求成功动机
B:激发动机
C:避免失败动机
D:维持行为动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哪些成分?()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督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激发行为
B:行为定向
C:记忆行为
D:维持行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范畴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
A:错误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内驱力和诱因这两个基本因素决定了动机具有主体性和选择性两个特征。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习障碍的儿童常常表现出:过分焦虑、过分敏感、孤独、心神不定。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国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在1924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中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定势的概念最初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于1898年提出,原指对某一特定的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性。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前创造力不能产生创造性的结果。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元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我认识。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学生阶段。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习策略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在布鲁姆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以后出现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格式塔和桑代克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顿悟和试误。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尝试记忆的保存时间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只能采用标准化的方法,不能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强化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维列鲁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组织策略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元认知是弗拉维尔(J. H. Flavell) 最早在1967年提出来的。他所谓的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