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一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
福师《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一-0002
教育是一种( )。
A:生物现象
B:社会现象
C:自然现象
D:本能活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
奥鹏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在线作业A:培养人
B:科学知识再生产
C:宣传思想
D:生产科学知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早操和早锻炼
B:体育课
C:课外体育活动
D:各种体育竞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是()
A:基辛格
B:舒尔茨
C:杜威
D:伯恩斯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的发展是一个生物与社会事件所引起的进化过程,发展中包括成熟和偶然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是()的观点。
A:高尔顿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22年修订的学制,中小学修业年限推行( )。
A:五.四.四制
B:六.三.三制
C:五.三.三制
D:十年一贯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是( ) 。
A:教学系统
B:教育环境
C:教育影响
D:教育体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高尔顿
B:华生
C:斯通
D:皮亚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观中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高尔顿、华生
B:皮亚杰、华生
C:高尔顿、斯通
D:华生、皮亚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的社会条件是( )。
A:资本主义制度
B: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同一
C:科技高度发展
D:共产主义制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是( ) 。
A:教学系统
B:教育环境
C:教育影响
D:教育体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马恩认为造就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体力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C:德智体全面发展
D:消灭私有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高尔顿
B:华生
C:斯通
D:皮亚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中,德育为其它各育起着何种作用( )。
A:物质基础
B:知识基础
C:协调平衡
D:导向、动力和调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
A:1912-1913年学制
B:1922年学制
C:1902-1903年学制
D:1951年学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是一种( )。
A:生物现象
B:社会现象
C:自然现象
D:本能活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占主导观点的是(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前身起源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标志着初始形态的教育学出现的著作是( )
A:《教育漫话》
B:《爱弥儿》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这是何种理论的观点(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统一论
D:文化本位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指出,把发展( )的责任交给地方?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要改变教育同社会主义建设不相适应的局面,应从什么入手进行改革?( )。
A:普及义务教育
B: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C:发展高等教育
D:教育体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制约教育的基本规律有( )。
A:社会发展规律
B:因材施教规律
C:教学相长规律
D:循序渐进规律
E:身心发展规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古今中外教育组成部分大多包括德智体美等育,其区别在于( )。
A:所反映的教育基本规律有所不同
B:诸育的任务要求不同
C:诸育的内容有所不同
D:各育在整体中的地位不同
E:各育的相互关系有所不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世界范围来看,师资职前培养模式主要有( )。
A:定向型
B:开放型
C:集约型
D:粗放型
E:实践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A:学校
B:教育方法
C:教育者
D:受教育者
E:教育影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的因素有( )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E:本民族文化传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有()
A:传递文化
B:保存文化
C:选择文化
D:创造.更新文化
E: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智育的任务有()
A:授予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
C:发展学生的智力
D: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目的具有以下特性( )。
A:抽象性
B:形象性
C:预期性
D:终极性
E:理想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论,“狼孩”的事例说明了( )
A:环境(广义)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B: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C: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D: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E:后天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遗传素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实验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
B:夸美纽斯
C:拉伊
D:洛克
E:卢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师的职业特点,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变迁的影响。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有:( )。
A: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B: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C: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D: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E: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目的的内容构成包括( )。
A:培养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
B:有社会主义觉悟的
C:有文化的劳动者
D:文化本位论
E:所要形成的人的素质及其结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有三个著名的发展理论即( )
A: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
B: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C: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D: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E: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口制约着:()。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质量
C: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教育的过程
E:教育的结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
A:教育的原始性
B:教育的全民性
C:教育的无阶级性
D:教育的水平低下
E: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在原始水平上相结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
A:学校
B:教育方法
C:教育者
D:受教育者
E:教育影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 )。
A: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B: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C:要培养的社会成员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E:要培养的人才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有关教育本质的争论,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有
A:教育属于生产力
B: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说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
E:教育是一种本能的活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美育的内容有( )。
A:工农业生产知识教育
B:自然美的教育
C:社会生活美的教育
D: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E:艺术美的教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Galton,E)是“环境决定论”的鼻祖。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教育史上人们一般认为在原始部落中流行的冠仪被认为是学校的起源。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的身心发展是不稳定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儿童发展的顺序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是不同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校智育的任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质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选择,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全面性。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本质论争的沉寂与扩展阶段对教育本质的讨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观点最众。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肯定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业,我国也在1993年颁布的《教育法》中予以肯定。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从而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的作用。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发展过程的速度是均衡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49——1957年是我国教育学的中国化时期,1958~1965年是教育学进行改造进而全面“苏化”时期。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