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白居易 〔唐代〕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超前学员专享

已有 312 人学习

注释及译文:

译文
早出来的蟋蟀叫了之后又停了下来,昏暗的灯熄灭了又被重新点亮。
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

注释
蛩:古指蟋蟀。也指蝗虫。

拓展赏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墓,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诗意含蓄、韵味悠长。它们是在诗人谪居江州时写的。《夜雨》既透露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和零落之苦,也写出诗人的夜深难寐。其后两句,隔着窗户凭着听觉得知夜雨降临。由身闻其声到如见其形,如叫临其境,将夜雨描写得淋离尽致。本诗对仗工整,用物对比;着眼点一致,皆是凭着主观直觉去发现苗写,从屋内写外景,曲折有致;情调相同,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诗人孤独寂寞,夜不成眠。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