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
关注 超前自学网 公众号 获取答案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中,“树木”的意思是
A:树
B:就是“树木”
C:树木和木材
D:种树
“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
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
《郑伯克段于鄢》:“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句中“以”的词性属
A:介词
B:连词
C:语气词
D:语气副词
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的是:
A:欲辟土地,朝秦楚。
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影从。
D:君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
A:惠等哭,舆归营。
B: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下列释义错误的是:
A: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介,特立、直立。
B:如有一介臣。介,个。
C:不介马而驰之。介,披甲。
D:既而与为公介。介,披甲。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是:
A: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B:孟尝君不说。
C: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D: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中的“缓急”和“卑鄙”分别是:
A:偏义复词,单音词连用
B:单音词连用,单音词连用
C:单纯词,单纯词
D:复合词,单纯词
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於”字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惛於教,亂於治;迷於言,惑於語
B:臣之客欲有求於臣
C:上古競於道德,中古逐於智謀,當今争於氣力
D: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校 信 原
B:戒 及 炎
C:友 武 叔
D:上 过 本
下列句子中有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A: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B: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C: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D:秦伯说,与郑人盟。
“朝”的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朝拜、朝廷、朝代”等,词义引申的类型是:
A:发散式
B:线条式
C:混合式
D:其他
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
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
B:伯牛有疾,子问之。
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下列属于由中性到贬义的是:
A:锻炼
B:爪牙
C:谤
D:走狗
“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中“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副词,大概
B: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或理由
C:语气词
D:副词,恐怕
下列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是:
A: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
B: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
C: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
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
A: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管仲,世所謂賢臣,而孔子小之
D: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
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哀”字应属
A:形声
B:会意
C:指事
D:象形
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B: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下列各组字中,属繁简字的一组是
A:罢疲
B:避辟
C:煖暖
D:爱爱
下列句中的“封”表示“疆界”的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霜封野树,冰冻寒苗。
D: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
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條倍脩休
B:特牧福祈
C:盆簋益孟
D:颖颍顿颈
下列各句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B: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C: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
D: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A:口甘莫菽
B:犬下益伐
C:又及取行
D:目耳嵩嶺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
下列属于词义由轻到重的是:
A:感激
B:诛
C:走狗
D:复辟
下列句中“族”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木族生为灌。
B:运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
C:风猎猎兮成音,云族兴兮昼阴。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E: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E: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引申义的是
A:断:决断,果断。
B:术:道路。
C:危:不稳定,危险。
D:析:分析,辨析。
E:牢:监狱
下列各组字,后者属于为前者的引申义所造新字的是
A:解——懈
B:辟——嬖
C:国——國
D:景——影
E:取——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国语·越语上》“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君主的得力武臣猛将,褒义。
B:《国语·周语中》“王厚贿之。”贿:赠送。
C:《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诛:谴责,责问。
D: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青年。
E:《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楚歌。”闻:听。
《冯谖客孟尝君》:描写冯谖“倚柱弹其剑而歌”,紧接“长铗归来乎”后面的语句有
A:食无鱼
B:居无庐
C:出无车
D:无以为家
E:无以为宇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其本义的是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C:酌以大斗。
D: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
E: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引申义的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C: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D: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E:三十而壮,有室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假借义的是
A: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B: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E:故中御而从齐侯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假借义的是
A:弟:表示尊重、顺从兄长。
B:信:表示伸展。
C:岁:表示时间,即一年。
D:辟:表示逃避。
E:畔:表示背叛
“庖厨”的意思是厨房
A:错误
B:正确
“殊不欲食”中“殊”的意思是特别
A:错误
B:正确
“殊死战”中“殊”的意思是死
A:错误
B:正确
“鬼侯有子而好”中“好”的意思是漂亮
A:错误
B:正确
“学之不讲”中“讲”的意思是研究
A:错误
B:正确
“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是动词
A:错误
B:正确
《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
A:错误
B:正确
“弃甲曳兵”中“兵”的意思是兵器
A:错误
B:正确
“百姓皆以王为爱”中“爱”的意思是吝啬
A:错误
B:正确
“毙于车中”的“毙”是死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