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德育论》在线作业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华师《德育论》在线作业-0001

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是受( )。
A:美国教育学的影响
B:德国教育学的影响
C: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D:英国教育学的影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最直接的目的。
A:培养独立能力
B:促进心理健康
C:养成逻辑思维习惯
D:培养和谐的个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认为德育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超越于一切利已欲望之上的“超人”,即具有“神性”的人。这是德育的( )。
A:神学目的论
B:个人中心目的论
C:社会中心目的论
D:教师中心目的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控制本我,但是以来自本我的能量为依托的是(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 )。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自然性功能
D:个体发展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教育理论,它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A: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
B: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
C: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D:理论学习道德教育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婴幼儿阶段,儿童对许多道德规范尚无明确的认知和体验,所以其行为不具有道德意义的发展阶段是( )。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代德育研究的根本目的是()
A:创新德育理论
B:发挥德育作用
C:为现代德育实践服务
D: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的社会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卢梭
C:涂尔干
D:布鲁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过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狭义的德育专指( )。
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法制教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小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
A:1983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作为人格的象征、社会道德的代表,是人格的最后形式而且是最文明部分的是(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有所区别,表明确定德育目标必须依据哪一因素( )
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受教育者的发展
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设计体现了()
A:注重个体德性的发展
B:注重多样性
C:注重实践性
D:注重理论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是德育的( )。
A:调控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制约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这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A:实际锻炼法
B:陶冶教育法
C:说理教育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下哪种当代德育模式认为提倡和加强价值观教育是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A:价值观导向模式
B:情感体验模式
C:行为践履模式
D:心理辅导模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柯尔伯格进行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研究时采用的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两难故事法
C:推理故事法
D:自述故事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过程所依据的是哪一种规律( )
A: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B: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C: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D: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行为主体的观察
B:先天的遗传
C:后天的环境影响
D:教育者的说服教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权威去体认道德规范的发展阶段是( )。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学校道德教育不像一般社会影响那样处于自然、无序状态,难以控制。学校德育作为人的最具教育自觉的一部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这体现了德育过程的( )。
A:计划性
B:正面性
C:复杂性
D:多端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人类的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所以在各种科学研究中都应该遵循的研究程序是()
A: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新理论
B:实践(检验)—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
C:实践(实验)—理论—实践(检验)
D:理论—实践(实验)—新理论—实践(检验)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的神学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卢梭
C:涂尔干
D:布鲁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现代德育的本质属性是()
A:主观-发展性
B:主体-发展性
C:客体-发展性
D:主题-发展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是( )
A:活动性
B:民主性
C:认知性
D:科学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对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是什么评价()
A:决策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们对个性予以极大的,在原则上是不寻常的尊重。它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马卡连柯
D:卢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三的儿童是( )。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
D: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柯尔怕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一的儿童是( )。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
C: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
D: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作为道德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德主体对道德的认知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化境”,对自我与世界、绝对与相对、道德判断与决策等等的对立统一的认识都已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发展阶段是( )。
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是哪一种德育课程的特征()
A:认识性德育课程
B:活动性德育课程
C:核心德育课程
D:隐性德育课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 )。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他人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的成就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指导教育方法称为()
A:说理教育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知与行的矛盾
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
C: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D: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之间的矛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
A:王逢贤
B:鲁洁
C:班华
D:钟启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