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文本解读》在线作业

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华师《文学文本解读》在线作业-0001

所谓散文的格调,是指( )。
A:散文所用的语言风格
B:由作家的人格在散文中的真实袒露形成的相应的作品风格和品质
C:散文透出的情感基调
D:散文的写作手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小说是现代最流行、最普及的文学样式。不过,比较而言,在中外文学史上,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也是成熟最晚的一种文学样式。鲁迅先生有( )一书论述中国小说的形成。
A:《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
B:《中国小说史略》
C:《呐喊》
D:《中国小说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从实践上看,文学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其中,批评性阅读指的是( )。
A: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的意味、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的运用等等,来细致体味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联想义,在词、句的关系,也即由"上下文"构成的具体"语境"中,重新确定词义的过程
B:将文本与作者、与时代联系起来,对文本作延伸性阅读的过程
C:由通晓文字(词、句),到把握作者意图或文本"原意"的阅读过程
D:由读者与作者一同完成的解读性的阅读过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游沙湖》是( )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的随笔小品。
A:柳宗元
B:刘禹锡
C:辛弃疾
D:苏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体现戏剧性的最高,最尖锐和最集中的形式是( ),它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A:戏剧冲突
B:戏剧情节
C:戏剧人物
D:戏剧风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戏剧文本的阅读总是从第一幕开始的,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认定一部剧作展示的生活事件的起点就是第一幕。第一幕要( )。
A:起说明性的功能并完成戏剧悬念的设置
B:营造冲突和高潮
C:启发观众思考
D:奠定情感基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香市》是( )写的一偏独具江浙农村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学"。全篇通"过"我"真切的见闻感受,描写了别有异趣的家乡"香市"。
A:茅盾
B:秦牧
C:孙犁
D:沈从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诗歌的外形式,是指( )。
A:诗歌所蕴含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
B: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
C: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手法
D:诗歌表达的情感倾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短篇小说《陈小手》作家( )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过去时代乡村男性妇产科医生陈小手的故事。
A:沈从文
B:阿城
C:汪曾祺
D:王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戏剧悬念就是( )。
A:戏剧文本中那些能够唤起读者(观众)某种期待,并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的文本因素
B:互相纠缠的人物设置
C:戏剧文本中的人物语言
D:情节推动中的断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朱自清在名篇《春》的最后用饱蘸感情色彩的柔毫,歌颂了春天的美好。一连三个排比句,第一句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旺盛的生命力,是何等的贴切;第二句用( )比喻春天的娇媚和前景,是何等的形象;第三句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的无穷活力,
A:五彩缤纷的花朵
B:繁花似锦的大地
C:往来于花丛中的蜂蝶
D:"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唐传奇( )的突出成就主要就体现在它生动的人物刻画上。这个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红拂女、李靖、虬髯客这三个被后世称为"风尘三侠"的传奇人物。
A:《虬髯客传》
B:《红拂女》
C:《红尘记》
D:《风尘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以人物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来展示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而且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这样的小说通奥鹏华中师范大学平时在线作业常称为( )。
A:象征小说
B:魔幻小说
C:意识流小说
D:元小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散文的理趣,是指散文艺术地传达出来的深刻而耐人寻味的哲理感悟,也即散文的( )。
A:情趣性
B:哲理性
C:审美性
D:文彩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诗歌的内形式,是指( )。
A:诗歌所蕴含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
B: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
C: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手法
D:诗歌表达的情感倾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匆匆》是朱自清的感性之作。由眼前的( )景,作者引动自己的情绪俄然激发,然后借助想象把它表现出来。作者把空灵的时间、抽象的观念,通过现象来表示,而随着作者的情绪的线索去选择、捕捉那鲜明的形象。作者的情绪随着时间从无形到有形,从隐现到明晰的一组不断变化的画面而呈现出起伏的浪花。
A:春
B:夏
C:秋
D:冬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纯客观叙事,也就是纯客观地展示故事。这种叙事的突出特点,就是不依赖叙述着的讲述,而是直接让人物自己展示自己的外部行为,因此,在这一类小说中,读者看到的只是读着能"看"到的人物的"表演":人物的行为、动作(包括对话)等,所有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人物的行为动机、来龙去脉,作者都不会作交待,而只能有读者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去推测。海明威的( )采用的就是典型的纯客观叙事。
A:《老人与海》
B:《乞力马扎罗的雪》
C:《杀人者》
D:《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 )。
A:说理生动,意味深远
B:风格恬淡,语言优美
C:形散而神不散
D: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诗歌语言的独特性,从外部看,主要体现为它给读者的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体现为它的精美巧丽。而从内部看,则更体现为( )。
A:它对于语言常规的偏离
B:它对于语言常规的彻底颠覆
C:它对于语言表达的重新整合
D:它对于情感的激越表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西方学者还从文本存在形式的角度,将文本区分为"第一文本"、"第二文本",又称( )。
A:生成文本和现成文本
B:生长文本和现成文本
C:生成文本和现象文本
D:现象文本和生长文本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学文本的解读一般需经过哪几个阶段??( )
A:一般性阅读
B:细读
C:批评性阅读
D:反思性阅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语词的错位也是诗歌语言运用的一个突出特点。杜甫的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了语词错位的手法。这产生了( )三个方面的效果。
A:这种错位让人们对语言本身进行关注
B:读者不会再把颔联的描写只当作一个事实,而是产生了新的审美感受
C:极好地表现了当年之国泰民安,居有定所,长安城内人才济济,心向良主的兴盛场面
D:错位产生的矛盾使诗歌具有反讽的效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戏剧结构也称"布局",是指剧作从全剧出发,对于戏剧冲突、戏剧动作(情节)在有限的舞台时空中所作的组织和安排。从中外戏剧创作实践来看,传统戏剧大体形成了( )结构。
A:开放式
B:人像展览式
C:锁闭式
D:环状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小说中叙事时间的形态可以有( )。
A:连贯的叙事时间
B:错乱的叙事时间
C:夸张的叙事时间
D:虚幻的叙事时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部作品具体展示的背景,可能只包含上面提到的部分内容,但不管怎么背景总是( )和( )的统一。
A:具体生活环境
B:人物经历
C:社会环境
D:人物性格魅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散文的构思包括( )。
A:人物的选取和塑造
B:故事情节的走向
C:材料的组织和角度的选择
D:作者选取的展开叙写的角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反讽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其定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古典时期,反讽有( )繁重含义。
A:佯装无知
B:苏格拉底式的反讽
C:柏拉图式反讽
D:罗马式反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唐传奇《虬髯客传》主要写了( )三个人物。
A:虬髯客
B:李靖
C:红拂女
D:柳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戏剧艺术的综合性是在( )两个层面上发生的。
A:外在的综合
B:内在的综合
C:人物的综合
D:情节的综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 )。
A:人物
B:情节
C:语言
D:背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使用主人公叙述语气的有( )。
A:《狂人日记》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疯人日记》
D:《阿Q正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我国国内使用意识流手法的有以下哪几部作品?
A:《蝴蝶》
B:《布礼》
C:《海的梦》
D:《夜的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海森毕特尔的诗《一九六五年德国制造的俄狄浦斯情节》也在( )三个层面上使用了反讽手法。
A:俄狄浦斯情节,即恋母情节,而诗中却没有出现妈妈(mother)这个词眼,映入眼帘的满是"爸爸"这个词眼。
B:爸爸希特勒统治的时代已经过去,可残余仍在。阴影依旧在,我们要求祛除一切希特勒的阴影,可原纳粹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现在却要掌权。
C:希特勒是个疯子,"屠夫",他的宣传部长也是一样,可现在他却要以"理智者"的身份掌权。
D:俄狄浦斯情节体现为对妈妈的背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戏剧艺术的特点我们可以概括( )。
A:艺术的综合性
B:演员在舞台空间中的直观表演性
C:时空限制性
D:受众的直接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戏剧艺术的综合性是在"外在的综合"和"内在的综合"两个层面上发生的。无论从"外在的综合"来看,还是从"内在的综合"来看,戏剧无论如何不能缺少的是( )。
A:导演
B:演员
C:观众
D:舞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如果一篇散文的基调在于知性,在于反复说明一个观念,或是澄清一种价值,则不论比喻有多生动,其兴会当偏于理趣。这种散文可以归入感性类散文。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诗歌的文本解读中,主题层面形成的反讽即本文复杂的主题意义出现相反相成的两重或多重表现,形成强烈的反讽意味。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小说的叙事时间形态有连贯、错乱、虚幻、夸张、淡化等等,时下流行的架空小说属于虚幻的叙事时间形态。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杨万里《又和二绝句》其二)这首诗使用了通感的手法。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鲁迅的《祝福》就是使用的全知叙事视角。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概括起来说,对于诗歌文本的解读,自然应该是从它的内形式入手,归纳对其外形式的把握,最终达于对其所传达的诗情、诗味的领悟和玩味。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元小说的特点是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也在说话,也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的"过滤"之后得以放送的,只具有有限地普遍性地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而不能塑造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就象是一个声部的合唱。( )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小说的叙事时间中,连贯的叙事时间以以时空的三维性为基本单位。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万方的《风景》和司汤达的《红与黑》体现了文本互涉的现象。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戏剧文学文本具有的戏剧价值,集中在有效地突出戏剧的表演性和处理好人物关系这一层面上体现出来。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语词的错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可称为“拗救”。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所谓散文的格调,是指由作家的人格在散文中的真实袒露形成的相应的作品风格和品质。简单地说,也就是作家的个性、人品、趣味、才情等在散文中的艺术体现。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批评性阅读是文本解读的第二个步骤。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文本是指一个包含意义且"向解释开放的"代码或代码系统,即一个由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诗歌语言的独特性,主要体现为诗歌对于前人经典文本的再现和升华解读。
A:错误
B: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