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线作业
关注 超前自学网 公众号 获取答案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二个“一百年”是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达到这样的目标:( )
A: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中共八大上( )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周恩来
D:毛泽东
( )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基本完成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A:1950
B:1953
C:1956
D:1958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
D:国民革命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A:政党协商
B:人大协商
C:基层协商
D:人民政协
( )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A:中共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是,辛亥革命( )
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
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改变了中国的国体
1951年底至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 )
A:肃反运动
B:整风、整党运动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海南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在民主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之后,中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此阶段,中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外的主要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国内的主要是( )。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V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C: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政治体制改革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双重监督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健全法制
D:“两条腿”走路
洋务派兴办的民用企业多数采取了( )的方式。
A:官办
B:官督商办
C:官商合办
D:商办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制度腐败
B:经济技术落后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A:改革
B:创新
C:开放
D:科技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陈云
D:周恩来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
A: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B: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928年底,在东北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 )
A:张作霖
B:张学良
C:阎锡山
D:杨虎城
不属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征的是( )。
A: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力量
B:中国封建势力日渐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
C:中国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并迅猛发展
D: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中国反动势力的政治代表,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的一个时期,主要是( )。
A:北洋政府
B:南京政府
C:武汉政府
D:广州政府
(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A:1950
B:1953
C:1956
D:1958
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把优先发展( )作为中心环节。
A:轻工业
B:农业
C:重工业
D:国防工业
康有为创立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新式学堂是( )。
A:时务学堂
B:万木草堂
C:京师大学堂
D:同文馆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宗族家长制
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协定是:( )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C国共谈判协定
B:重庆谈判纪要
C:《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
A:民主
B:进步
C:科学
D:创新
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次会议( )
A:决定举行秋收起义
B: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C: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工作深入推进,( )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A:法治生活
B:法治国家
C:法治政府
D:法治社会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的两个战场分别是指( )
A:正面战场
B:前方战场
C:后方会战
D:敌后战场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包括( )
A: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
B: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
C: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消灭顽固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主要包括( )
A: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
D: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具体包括: (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满意度
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包括( )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B: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D: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 )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A: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B:精准脱贫
C:污染防治
D: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 )
A:对
B:错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跟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跟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
A:对
B: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
A:对
B:错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A:对
B:错
从现在到205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
A:对
B:错
“三座大山”指的是帝国主义、半殖民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
A:对
B:错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A:对
B:错
1953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改造。( )
A:对
B:错
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是反对宗派主义。( )
A:对
B:错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