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推拿按摩学B》平时作业1

奥鹏北京中医药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推拿按摩学B》平时作业1

推脾经,运内八卦,清大肠,揉天枢,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摩腹,拿肚角可治疗:
A:积滞
B:呕吐
C:腹泻
D:便秘
E:遗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推天柱骨,揉中脘,横纹推向板门,调脾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摩腹,揉天突可治疗:
A:积滞
B:呕吐
C:腹泻
D:便秘
E:遗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摩腹,揉脐,调脾经,推大肠,运内八卦等可治疗:
A:积滞
B:呕吐
C:腹泻
D:便秘
E:遗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治则为补脾温中,处方为:补脾经,补大肠,运内八卦,揉脐,摩腹,推上七节骨,揉龟骨,捏脊,推三关,按揉足三里,可治疗:
A:遗尿
B:脾虚泻
C:疳积
D:虚喘
E:发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治则为补肾培元,处方为:补肾经,补脾经,补肺经,运内八卦,捣小天心,揉关元,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揉肾俞,揉三阴交,按揉百会,可治疗:
A:遗尿
B:脾虚泻
C:疳积
D:虚喘
E奥鹏北京中医药大学平时在线作业:发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治则为健脾和胃,气血双补,处方为: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足三里,捏脊,可治疗:
A:遗尿
B:脾虚泻
C:疳积
D:虚喘
E:发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清热凉血的手法为:
A:清天河水
B:退六腑
C:推脊柱
D:推涌泉
E:清小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清热解表的手法为:
A:清天河水
B:退六腑
C:推脊柱
D:推涌泉
E:清小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清热而引火下行的手法为:
A:清天河水
B:退六腑
C:推脊柱
D:推涌泉
E:清小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温阳散寒又善补益气血的手法为:
A:揉外劳宫
B:推上七节骨
C:推三关
D:摩百会
E:揉一窝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温阳固涩善于止泻的手法为:
A:揉外劳宫
B:推上七节骨
C:推三关
D:摩百会
E:揉一窝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清热而不伤阴的手法为:
A:清天河水
B:打马过天河
C:揉二人上马
D:清小肠
E:大清天河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清热而滋阴的手法为:
A:清天河水
B:打马过天河
C:揉二人上马
D:清小肠
E:大清天河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清热而滋阴的手法为:
A:清天河水
B:打马过天河
C:揉二人上马
D:清小肠
E:大清天河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肺经:
A:宜清不宜补
B:宜补不宜清
C:慎清慎补
D:既能清又能补
E:不宜补亦不宜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肾经:
A:宜清不宜补
B:宜补不宜清
C:慎清慎补
D:既能清又能补
E:不宜补亦不宜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肝经:
A:宜清不宜补
B:宜补不宜清
C:慎清慎补
D:既能清又能补
E:不宜补亦不宜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心经穴位于:
A:食指末节罗纹面
B:中指末节罗纹面
C:小指末节罗纹面
D: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E:小指尺侧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肝经穴位于:
A:食指末节罗纹面
B:中指末节罗纹面
C:小指末节罗纹面
D: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E:小指尺侧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肾经穴位于:
A:食指末节罗纹面
B:中指末节罗纹面
C:小指末节罗纹面
D: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E:小指尺侧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揉天枢能:
A: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B: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C:温补下元,培肾固本
D: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E: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捏脊能:
A: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B: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C:温补下元,培肾固本
D: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E: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揉丹田能:
A: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B: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C:温补下元,培肾固本
D: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E: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适于最后操作的手法为:
A:推脊柱
B:推脾经及运内八卦
C:捏脊
D:一指禅推丹田
E:摩腹及揉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适于先操作的手法为:
A:推脊柱
B:推脾经及运内八卦
C:捏脊
D:一指禅推丹田
E:摩腹及揉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适用于年龄较大小儿的手法为:
A:推脊柱
B:推脾经及运内八卦
C:捏脊
D:一指禅推丹田
E:摩腹及揉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止腹痛要法为:
A:摩腹
B:拿肚角
C:揉脐
D:按弦走搓摩
E:揉中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治积要法为:
A:摩腹
B:拿肚角
C:揉脐
D:按弦走搓摩
E:揉中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既是保健四法,又是治泻四法之一的手法为:
A:分腹阴阳
B:摩腹
C:揉中脘
D:揉脐
E:揉龟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既是止泻四法之一,又有温中作用的手法为:
A:分腹阴阳
B:摩腹
C:揉中脘
D:揉脐
E:揉龟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破气散结作用的手法为:
A:按弦走搓摩
B:拿肩井
C:推膻中
D:推天柱骨
E:捏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化痰作用的手法为:
A:按弦走搓摩
B:拿肩井
C:推膻中
D:推天柱骨
E:捏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揉百会有:
A:清热解表,降逆止呕的作用
B: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
C:镇静安神,升阳举陷的作用
D:清热除烦的作用
E:理气止咳的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推天柱骨有:
A:清热解表,降逆止呕的作用
B: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
C:镇静安神,升阳举陷的作用
D:清热除烦的作用
E:理气止咳的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开天门(推攒竹)有:
A:清热解表,降逆止呕的作用
B: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用
C:镇静安神,升阳举陷的作用
D:清热除烦的作用
E:理气止咳的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掐法,拿法常用次数为:
A:30–50次
B:3–5次
C:500–1000次
D:100–300次
E:.5–10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操作的一般常用次数为:
A:30–50次
B:3–5次
C:500–1000次
D:100–300次
E:.5–10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小儿治外感常用四大手法的操作常用次数为:
A:30–50次
B:3–5次
C:500–1000次
D:100–300次
E:.5–10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耳后高骨穴能:
A:疏风解表,止头痛
B:定惊安神
C:升阳举陷
D:消食化积
E:发汗解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风池穴能:
A:疏风解表,止头痛
B:定惊安神
C:升阳举陷
D:消食化积
E:发汗解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百会穴在:
A: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B:两眉头至眉稍成一横线
C: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交界处
D: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凹陷中
E:鼻翼两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眉弓(坎宫)穴在:
A: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B:两眉头至眉稍成一横线
C: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交界处
D: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凹陷中
E:鼻翼两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攒竹(天门)穴在:
A: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B:两眉头至眉稍成一横线
C: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交界处
D: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凹陷中
E:鼻翼两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捏法、掐法及按法均为:
A:重手法
B:轻手法
C:快速手法
D:慢速手法
E:既轻又慢的手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推法及揉法均为:
A:重手法
B:轻手法
C:快速手法
D:慢速手法
E:既轻又慢的手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运法为:
A:重手法
B:轻手法
C:快速手法
D:慢速手法
E:既轻又慢的手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用拇指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为:
A:旋推法
B:揉法
C:运法
D:摩法
E:捏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用拇指吸定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为:
A:旋推法
B:揉法
C:运法
D:摩法
E:捏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用拇指在穴位上作环形或弧形推动为:
A:旋推法
B:揉法
C:运法
D:摩法
E:捏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小儿生理特点为:
A: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B:心气充足
C: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D:精气神不足
E:肾为先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公众号: 超前自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