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用药理学B》平时作业3
奥鹏北京中医药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用药理学B》平时作业3
药动学是研究
A: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
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
C:药物在体内的变化
D:药物作用强度随剂量、时间变化的消长规律
E: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的消长规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效学是研究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药物的作用机制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D: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E:药物在体内的变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
A:药物安全范围小
B:用药剂量过大
C:药理作用的选择性低
D:病人肝肾功能差
E:病人对药物过敏(变态反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的过敏反应与
A:剂量大小有关
B:药物毒性大小有关
C:患者体质有关
D:年龄性别有关
E:用药途径及次数有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一患者经一疗程链霉素后听力下降,虽停药几周后听力仍不能恢复,这是
A:药物急性毒性所致
B: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C:药物引起的后遗效应
D:药物的特异质反应
E:药物的副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日晨仍有困倦、头晕、乏力等反应,这是
A:药物急性毒性所致
B: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C:药物引起的后遗效应
D:药物的特异质反应
E:药物的副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选择性是相对的,这取决于
A:药物剂量大小
B:药物脂溶性大小
C: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
D: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
E:药物pKa大奥鹏北京中医药大学平时在线作业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述关于受体(receptor)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
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D:受体与配基或激动药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
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的内在活性(内在活性)是指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产生效应的能力
C:药物水溶性大小
D:药物对受体亲和力高低
E:药物脂溶性强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半数致死量(LD50)用以表示
A:药物的安全度
B:药物的治疗指数
C:药物的急性毒性
D:药物的极量
E:评价新药是否优于老药的指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治疗指数是指
A:治愈率与不良反应率之比
B: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比
C:LD50/ED50
D:ED50/LD50
E:药物适应症的数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的LD50愈大,则其
A:毒性愈大
B:毒性愈小
C:安全性愈小
D:安全性愈大
E:治疗指数愈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化疗指数最大的药物是
A:药LD50=50mgED50=100mg
B:药LD50=100mgED50=50mg
C:药LD50=500mgED50=250mg
D:药LD50=50mgED50=10mg
E:药LD50=100mgED50=25mg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有关药物被动转运的错误项是
A:膜两侧浓度达平衡时停止
B: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C:不受饱和及竞争性抑制影响
D:转运都需载体
E:不耗能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大多数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脂溶扩散
C:易化扩散
D:通过膜孔
E:胞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
A:舌下给药后
B:吸入给药后
C:口服给药后
D:静脉注射后
E:皮下给药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效应增强
B:吸收减慢
C:吸收加快
D:代谢减慢
E:排泄加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含意是指
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份量
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份量
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份量
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
E:药物吸收进入体内产生的效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A:是永久性的
B: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是可逆的
D:对药物主动转运有影响
E:促进药物排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肝药酶的特点是
A:专一性高,活性易受药物影响,个体差异大
B:专一性高,活性不受药物影响,个体差异大
C:专一性低,活性易受药物影响,个体差异小
D:专一性低,活性易受药物影响,个体差异大
E:专一性高,活性不受药物影响,个体差异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A:解离多,在肾小管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少,在肾小管再吸收多,排泄慢
C:解离多,在肾小管再吸收少,排泄快
D:解离少,在肾小管再吸收少,排泄快
E:以上都不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使青霉素血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A:减少青霉素与血浆蛋白结合
B:减少青霉素代谢
C:减少青霉素在组织中的分布
D:竞争肾小管重吸收机制
E:竞争肾小管分泌机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易被转运的条件是
A:弱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B:弱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
C:弱碱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D: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药
E: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型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关于肝药酶的叙述何者不正确?
A:存在于肝脏及其它许多内脏器官
B:其作用不限于使底物氧化
C:其反应专一性很低
D:其生理功能是专门促进进入体内的异物转化后加速排泄
E:个体差异大,且易受多种生理、病理因素影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
A:50%药物从体内排出所需要的时间
B:50%药物生物转化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从血浆中消失所需时间的一半
D: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生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某药的t1/2是6小时,如果按0.5g/每天三次给药,达到血浆坪值的时间是
A:35-40小时
B:10-16小时
C:17-23小时
D:24-36小时
E:36-42小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当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为了迅速达到稳态的血浓度可将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一倍
C:增加二倍
D:增加三倍
E:增加四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
A:吸收与代谢平衡
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的量
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的比值
E:消除速率常数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意味着
A:药物消除速度恒定
B:血浆半衰期恒定
C:机体排泄及(或)代谢药物的能力已饱和
D:增加剂量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按比例延长
E:单位时间消除恒比例的药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等剂量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
A:血药浓度较小
B:血药浓度较高
C:组织内药物浓度小
D:生物利用度较小
E:能达到的稳态血药浓度较低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
A:药物的体内分布
B:药物的代谢
C:药物作用出现快慢
D: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E:药物的药理效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NA释放后,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A:被肾排泄
B:被MAO代谢
C:被COMT代谢
D:被突触前膜重摄取入囊泡
E:被胆碱酯酶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胆碱能神经递Ach释放后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A:被单胺氧化酶破坏
B:被多巴脱羧酶破坏
C:被神经末梢重摄取
D:被胆碱酯酶破坏
E:被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哪种效应是通过激动M胆碱受体实现的?
A:膀胱括约肌收缩
B:骨骼肌收缩
C:瞳孔扩大肌收缩
D:唾液腺分泌
E:睫状肌舒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述哪种表现不属于受体兴奋效应?
A: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B:肾素分泌
C:心脏兴奋
D:瞳孔扩大
E:脂肪分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哪种效应不是通过激动胆碱能M受体实现的?
A:心率减慢
B:胃肠平滑肌收缩
C:躯体汗腺分泌
D:膀胱括约肌收缩
E:眼虹膜括约肌收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可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有
A:去氧肾上腺素
B:后马托品
C:毛果芸香碱
D:东茛菪碱
E:间羟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
A:瞳孔缩小,眼压增高
B:瞳孔缩小,眼压降低
C:瞳孔散大,眼压降低
D:瞳孔散大,眼压升高
E:以上都不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新斯的明的作用原理是
A:直接作用于M受体
B:抑制递质的生物合成
C:抑制递质的转运
D:抑制递质的转化
E:抑制递质的贮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用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产生胆碱能危象
A:表示药量不够,应增加药量
B:表示药量过大,应减量或停药
C:应该用阿托品对抗
D:应该用琥珀胆碱对抗
E:应该用中枢兴奋药对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
A:毒扁豆碱
B:毛果香碱
C:新斯的明
D:酚妥拉明
E:东茛菪碱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能引起视调节痉挛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筒箭毒碱
C:酚妥拉明
D:毛果芸香碱
E:阿托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机磷酸酯类轻度中毒主要表现
A:N样症状
B:M样症状
C:M样症状和中枢中毒症状
D:M样症状和N样症状
E:中枢中毒症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是由于
A:增高胆碱能神经张力,促进乙酰胆碱释放
B: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乙酰胆碱水解减少
C: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对乙酰胆碱的重摄取
D:直接兴奋植物神经节,使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E:增加乙酰辅酶A活性,使乙酰胆碱合成增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
A:与结合在胆碱酯酶上的磷酰基结合成复合物后脱掉
B:与胆碱酯酶结合,保护其不与有机磷酸酯类结合
C:与胆碱受体结合,使其不受有磷酸酯类抑制
D: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促进其排泄
E:与乙酰胆碱结合,阻止其过度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机磷酸酯农药中度中毒的解救
A:单用阿托品即可
B:单用解磷定(PAM)即可
C:先用阿托品,再用解磷定
D:阿托品合用肌松药效果比合用解磷定更速效
E:使用肌松药即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
A:抗迷走神经,使心跳加强
B: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C:扩张支气管,增加肺通气量
D: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呼吸
E:散瞳,升高眼内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
A:散瞳,升高眼内压,视远物模糊
B:散瞳,升高眼内压,视近物模糊
C:散瞳,降低眼内压,视近物模糊
D:散瞳,降低眼内压,视近物清楚
E:散瞳,升高眼内压,视近物清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能引起视调节麻痹的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筒箭毒碱
C:酚妥拉明
D:毛果芸香碱
E:阿托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阿托品治疗胆绞痛,伴有口干、视力模糊等反应,称为
A:毒性反应
B:副作用
C:后遗作用
D:继发作用
E:变态反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