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B》平时作业1
奥鹏北京中医药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19秋《中医基础理论B》平时作业1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哪一部著作的成书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难经》
D:《脉经》
E:《诸病源候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的著作是
A:《黄帝八十一难经》
B:《伤寒杂病论》
C:《小儿药证直诀》
D:《诸病源候论》
E:《温病条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八十一难经》
B:《伤寒杂病论》
C:《小儿药证直诀》
D:《诸病源候论》
E:《温病条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震亨
E:张元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被称为“滋阴派”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震亨
E:张元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被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震亨
E:张元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脏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A:脑
B:心
C:五脏
D:经络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洞泄寒中”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长夏
D:秋季
E:冬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善病风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长夏
D:秋季
E:冬季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疾病病情随昼夜时间节律而变化,其病“安”的时间是
A:旦
B:昼
C:夕
D:前夜
E:后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水痘
B:麻疹
C:风寒感冒
D:头痛
E:恶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表述中属于症的是
A:肺痈
B:消渴
C:肝阳上亢
D:心血亏虚
E:恶寒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内与外
E:动与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升降的道路是
A:寒与热
B:水与火
C:上与下
D:内与外
E:左与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属于阳的事物或现象是
A:下降
B:静止
C:涩脉
D:洪脉
E:面色晦暗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昼夜分阴阳,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A:前半夜
B:下午
C:上午
D:中午
E:后半夜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下述哪个方面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阴阳之间什么关系的正常?
A:阴阳对立与制约
B:阴阳制约与消长
C:阴阳互根与平衡
D:阴阳消长与平衡
E:阴阳消长与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反映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平衡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阴胜则阳病”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
A:相互转化
B:互根互用
C:相互消长
D:对立制约
E:动态平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无阳则阴无以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制约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制约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指
A: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
B:阴阳对立关系的破坏
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
D:阴阳消长关系的破坏
E:阴阳转化关系的破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冬至到夏至的阴阳变化为
A:阴阳转化
B:阴长阳消
C:阴阳均长
D:阴阳均消
E:阴消阳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重阴必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
C:寒者热之
D:重阴必阳
E:阴中求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病治阳
C:寒者热之
D:重阴必阳
E:阴中求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可用阴阳相互转化解释的是
A:寒极生热
B:阴损及阳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阴中求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阴阳,肺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分阴阳,脾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关系
A:阴在内,阳之守也
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C:阳在外,阴之使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导致实热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胜则阳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引起虚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胜则阳病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阴液不足,日久不愈,影响阳气化生,引起阳也不足的病理变化称为
A:阴偏衰
B:阳偏衰
C:阳损及阴
D:阴损及阳
E:阴阳互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热者寒之”适用于下述哪项病证
A:阳偏胜
B:阳偏衰
C:阴偏胜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适用于阴偏衰的治疗方法是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阴中求阳
D:阳病治阳
E:阴病治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
A:阴虚
B:阳虚
C:阴胜
D:阳胜
E:阴阳两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
A:阴虚
B:阳虚
C:阴胜
D:阳胜
E:阴阳两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补阴时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称为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阴阳双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阳中求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属于阳的味是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
B:润下
C:稼穑
D:曲直
E:从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事物属于五行之“火”的是
A:宫音
B:角音
C:商音
D:征音
E:羽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事物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青
B:黄
C:赤
D:黑
E: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事物属于五行之“水”的是
A:生
B:收
C:长
D:藏
E: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什么关系
A:相生关系
B:相克关系
C:制化关系
D:相乘关系
E:相侮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肺病及肾的五行传变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肺病及脾的五行传变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木火刑金”属于
A:母病及子
B:相乘传变
C:子病犯母
D:相侮传变
E:制化传变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属于“五行相乘”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肝病及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属于“五行相侮”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脾病及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肾病及心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属于“子病犯母”的脏病传变是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肝病及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A:泻南补北
B:益火补土
C:抑木扶土
D:培土制水
E:佐金平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述哪项不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
A:金水相生
B:益火补土
C:抑木扶土
D:滋水涵木
E:培土生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五志相胜,怒胜
A:喜
B:思
C:悲
D:恐
E:惊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受盛化物
B:实而不满
C:贮藏精气
D:泻而不藏
E:传化水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最主要的依据是
A:分布部位
B:解剖形态
C:阴阳属性
D:五行属性
E:功能特点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精气
B:满而不实
C:贮藏精气
D:藏而不泻
E:传化水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奇恒之府的特点是
A:形态空腔,化生精气
B:贮藏精气,满而不实
C:形态空腔,泻而不藏
D:形态空腔,贮藏精气
E:形态空腔,传化水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君主之官”指的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五脏六腑之大主”指的是
A:心
B:肺
C:肝
D:脾
奥鹏北京中医药大学平时在线作业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生之本”指的是
A:肝
B:肺
C:心
D:脾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主脉是何脏的生理功能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作用的是
A:肝
B:脉
C:脾
D:髓
E:三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称作“华盖”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称作“娇脏”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气之本指的是哪个脏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医学集解》所说的“水之上源”是指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相傅之官”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主宣发”生理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主肃降”生理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主行水是下述哪个脏的功能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通调水道”依赖于肺的哪项功能
A:主一身之气
B:司呼吸之气
C:朝百脉
D:主治节
E:主宣发肃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气血生化之源”指的是哪一个脏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运化水谷”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
A:脾主运化水液
B:脾主运化水谷
C:脾气主升
D:脾主统摄血液
E:脾喜燥恶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主升清”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体阴而用阳”特性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将军之官”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刚脏” 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促使气机畅达作用的是
A:肝的功能
B:心的功能
C:脾的功能
D:肺的功能
E:肾的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