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医学免疫学》平时作业2
奥鹏兰州大学平时在线作业
《医学免疫学》18春平时作业2-0001
宫内感染导致胎儿脐血中含量增高的抗体是
A:IgE类抗体
B:IgG类抗体
C:IgA类抗体
D:IgM类抗体
E:IgD类抗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降解后可产生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
A:C2a
B:C3a
C:C4a
D:C5a
E:C2b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婴幼儿易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原因是
A:物理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B:化学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C:微生物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D: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E:血-胎屏障发育尚未完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和应答特点不包括
A:可直接识别病原体,迅速产生免疫作用
B:可直接识别病原体,经克隆扩增和分化后产生免疫效应
C:没有免疫记忆功能,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D:可产生不同类型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作用
E: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在效应阶段也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
A: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提呈
B:T、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T、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D:效应T细胞和抗体等免疫效应分子的产生
E:NK细胞的活化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在感染后4小时内发挥强大吞噬杀菌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NK细胞
B:单核细胞
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树突状细胞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Ⅲ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始动因素是
A:碱性粒细胞浸润
B:致敏淋巴细胞浸润
C: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内皮细胞上沉积
D:免疫复合物凝集活化血小板
E:NK细胞浸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佐剂所不具备的作用特点是
A:可非特异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B:可特异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C:可改变机体对某种抗原的免疫应答类型
D: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E:可改变抗原物理性状促进APC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和提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A:异嗜性抗原
B:抗体
C:补体
D:半抗原
E:细菌多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B细胞表面的BCR辅助受体是
A:CD21
B:CD19
C:Ig/Ig异二聚体
D:CD80/86(B7-1/2)
E:CD19-CD21-CD81复合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IgG分子中能与C1q结合的功能区是
A:CH1
B:CH2
C:CH3
D:VH
E:VL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组分是
A:C1
B:C3
C:C4
D:C5
E:C9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T细胞表面能与TCR结合形成具有信号转导功能复合物的膜分子是
A:CD2
B:CD3
C:CD4
D:CD8
E:CD28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不包括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C:类Arthus反应
D:移植排斥反应
E:Arthus反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
A:物理性状
B:分子量大小
C:异物性
D:结构的复杂性
E: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表面尚未检出经典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
A:血小板
B:淋巴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胸腺上皮细胞
E: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下列物质中属于超抗原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葡萄球菌蛋白A
C:植物血凝素
D:刀豆蛋白A
E:细菌脂多糖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B细胞活化所需的双信号是
A:BCR-抗原表位, BCR -MHC -I类分子结合
B:BCR-抗原表位,mIg-MHC- II类分子结合
C:CD79与抗原表位结合
D:BCR-抗原表位,CD40-CD40L
E:半抗原决定簇-MHC-II类分子结合
答案问询微信:424奥鹏兰州大学平时在线作业329
常用于稀释抗体的溶液是
A:蒸馏水
B:5%的葡萄糖
C:0.5%葡萄糖液液
D:0.85%的NaCl溶液
E:10%的NaCl溶液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产妇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SIgA类抗体
B:IgG类抗体
C:IgM类抗体
D:IgA类抗体
E:IgE类抗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
A:IgM
B:IgG
C:IgE
D:SIgA
E:IgD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机体阻止病原体侵袭和对已侵入病原体清除的一种免疫保护能力称为
A:免疫防御
B:免疫自稳
C:免疫监视
D:免疫耐受
E:免疫调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未成熟髓样树突状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特征是
A:高表达模式识别受体和MHC-Ⅱ/Ⅰ类分子
B:低表达模式识别受体和MHC-Ⅱ/Ⅰ类分子
C:高表达模式识别受体,低表达MHC-Ⅱ/Ⅰ类分子
D:低表达模式识别受体,高表达MHC-Ⅱ/Ⅰ类分子
E:只表达模式识别受体,不表达MHC-Ⅱ/Ⅰ类分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通常诱导机体产生最佳免疫效果的抗原注入途径是
A:肌内
B:皮内
C:腹腔
D:静脉
E:口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能使胎儿或新生儿Rh+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
A:抗Rh抗原的IgM抗体
B:抗Rh抗原的IgG抗体
C:亲细胞性IgE抗体
D:天然IgM
E:天然IgG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