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高分题集】[北京语言大学]《经济学基础(学分互认)》考核必备03
奥鹏期末考核
157607–《经济学基础(学分互认)》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期末复习题集
单选题:
(1)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通常,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于价格膨胀而( )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A.快
B.慢
C.相等
D.不确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政府规定最低价格,有可能导致( )。
A.过分旺盛的需求得到遏制
B.供给不足现象消失
C.供过于求现象加剧
D.供不应求现象加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通常情况下,家电产品面临的市场属于( )。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
B.将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
C.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
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当边际产量为( )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确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其他三个问题均正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多选题: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其基本假设包括( )。
A.市场出清
B.不完全信息
C.完全信息
D.完全理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关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需要满足之后,一百个新的需要跟着出现
B.一个人的欲望或需求得到满足时,另一种欲望就要出现
C.作为理性的人,多多益善的偏好是支配他们日常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D.人们的消费欲望具有随着产品和劳务的发展不断发展的趋势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西方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 )。
A.劳动
B.资本
C.土地
D.企业家才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财政政策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制度发挥( )。
A.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B.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C.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D.工业品价格保护制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这种目标的实现,一般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
A.在不考虑价值形态因素的情况下,如何在生产要素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产量最大化
B.在考虑价值形态因素的情况下,即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C.追求最好的产品质量
D.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 )。
A.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或依赖程度
B.商品可替代的程度
C.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的使用寿命
D.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的比重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垄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有( )。
A.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
B.某些产品市场需求很小
C.控制生产的特殊技术
D.控制某些特殊的自然资源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以下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劳动的成本包括( )。
A.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
B.培养教育劳动者的费用
C.补偿劳动者心理上负效用的费用
D.劳动者偏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判断题:
(1)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正常利润是一个厂商继续留在原行业从事生奥鹏期末考核产经营的最低报酬。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是产量,其是客观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只要人们普遍接受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预算约束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当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与其呈正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与其呈反方向变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从一个社会范围内考察,通常假定自然资源的供给时缺乏弹性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填空题:
(1)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当边际产量为##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当总产量下降时,##。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当经济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可实行##。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候,这是指##。
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案例分析题:
(1)在大型农场中,粮食的生产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资本投资和少量的劳动投入。但是,粮食的生产也可以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用较少的资本、较多的人力来完成。
假设一农场的小麦年产量是13800吨,农场主可以在雇用劳动和使用机器之间作各种选择,并确定以成本最小的组合来进行生产。假设农场的经营状况处于投入劳动L为500小时,投入资本K为100机时,如果农场主减少机器的使用时间,为了得到相同的年产量,它必须多投入260小时的劳动。农场主经过尝试,逐步了解到当劳动为500小时,资本量为100机时的产量与劳动为760小时,资本量为90机时的产量相同,而此时,他投入的成本最低。
用所学经济学原理解答以下问题:
(1)农场主根据什么来选择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
(2)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989年8月,司法部对美国最有声望的23所私立大学进行了调查,原因是据说他们参与了提高学费和限制给学生经济资助的阴谋活动。
在学费方面,他们被指控在学费涨价前交流有关信息。例如,哈佛大学的一位行政人员曾告诉他的耶鲁大学的同行,他们打算在下一学年度把学费提高6%。于是,耶鲁大学就可以利用这一信息以及从其他名牌大学的道德累西信息来确定自己的学费水平。
经济资助的问题则相对复杂一些。许多年来,美国名牌大学的代表常在一起开会协调对申请过两个以上大学的优秀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金额。结果,学生们从每个学校的得到的资助金额基本上是相同的。这样一来,就使得最优秀的学生的资助减少了。
请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分析以下问题:
(1)美国的大学在招生中为什么进行串谋?这样做对学校有什么好处?
(2)美国政府为什么对私立大学的勾结行为进行管制?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尽管在形成协议和瓜分利润上会有很多困难,但成功的串谋对所有参与的企业都是有很大好处的。因此,寡头厂商们自然有产生串谋的倾向。美国的私立大学也和生产产品的厂商一样,他们会在招生市场上进行操纵价格的合作,形成串谋。
(2)美国反托拉斯法是联邦及州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主旨是通过确保竞争不受市场垄断组织的损害来保护消费者。大学之间的串谋是违反美国反托拉斯法的,因此政府要予以管制。
(6.4寡头垄断市场,4)
(3)我国是燃煤大国,煤炭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近70%,随之而来的燃煤二氧化硫大气污染也相对较为严重。二氧化硫排放又引发了酸雨,对居民健康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重大影响。据测算,每年我国由酸雨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元人民币。为此,中国政府一直在寻求有效的防治办法,在部分省市试行排污权交易。2002年9月30日,江苏省环保厅与省经贸委正式公布了国内出台的第一不排污权交易办法,2003年1月中旬,江苏完成了首笔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位于江苏省太仓市的太仓港环保发电机公司以340万元的价格,向南京市下关发电厂购买为期两年的二氧化硫排污权。
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并结合以上案例说明:
(1) 什么是外部性?
(2) 外部性对经济效率会产生什么影响?
(3) 外部性的纠正措施有哪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负外部性指的是某一主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失,而这一主体不承担这种损失的成本。也就是说把成本转嫁到外部,转嫁给那些并不享受这一产品的人身上去了。例如:造纸厂向河流中排放废水,污染河流,企业不承担污染造成的成本,而是转嫁给了受污染影响的人。因为企业不承担污染或治理污染的成本,这是它本来应该承担而没有承担的成本,企业的成本就小于应该的成本,供给就会过多。供给过多就是供给曲线过于靠右,造成实际产量大于应该的产量,这样,就会使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分配了过多的资源用于造纸。这是一种市场失灵。
(3)纠正外部性的措施主要有:①使用税收手段。对于有负外部性的企业,国家可以为企业造成的负外部性征税,从经济学追求资源有效配置方面来说,其税收的数量应该等于该企业转嫁给社会其他成员的成本,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如对造成污染的企业征收污染税。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笔税收必须用于治理污染。如果只是征了税,继续任由污染的排放,虽然这个企业生产的数量达到了资源有效的配置,但对社会的其它危害没有消除。②通过立法来纠正外部性。政府可以制定法律,规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标准,强制企业承担治理污染的费用。这样,企业应该承担的成本就不会转嫁出去,产量也达到了有效配置资源的产量。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可以使用罚款等手段,但要注意的是,罚款的数量一定不能小于治理污染的成本,否则没有人会去治理污染,宁可交罚款。③科斯定理。科斯定理说的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的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比如,某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污染了河流,而不承担污染的成本,就是因为河流的产权不明确,如果河流的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拥有产权的一方就会和排污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使企业承担污染的成本。这样,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就能得到最有效率的结果。按照这个定理,不一定需要政府的干预。但在很多情况下,在实践中很难操作。
(8.2微观经济政策,5)
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简要说明四部门经济体系中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及恒等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什么叫市场失灵?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市场失灵的原因很多,从市场本身而言,主要表现为市场的局限性、不完全性和不完善性。
①市场机制的局限性。这表现为在具备所有理想条件和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市场对某些经济活动仍然无能为力。如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外部性的存在等现象,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大。由于市场机制存在极限,其作用范围在客观上受到限制,这就决定了市场失灵的存在。这是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完全克服的。
②市场的不完全性。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资源配置才可以达到最优配置。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机制有偏差,不是完全竞争状态。这就破坏了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出现市场失灵。由于不完全性产生的市场失灵也称为市场缺陷。西方经济学认为,造成市场不完全性的原因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过于理想,现实市场根本不能具备和达到要求的条件;现实市场随着社会化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远离了完全竞争市场,破坏了完全竞争市场所要求的条件,造成了市场的不完全性。
③市场本身的不完善性。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不够发达;二是市场在运行中出现功能障碍。市场不够发达必然使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而出现失灵。市场不够发达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化、商品化和货币化水平低。市场在运行中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有企业相互勾结形成垄断,企业用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破坏经济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规。(8.1市场失灵,4)
(4)简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简述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决定劳动生产率的是资本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1)资本的增加
资本包括机器、设备、电脑、厂房等。人类经济的显著增长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之后,也就是人们用机器代替人力畜力之后。平均每个人有了更多的机器,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
(2)技术的进步
追求经济的增长不仅要有更多的资本,也就是更多的机器,还要有更好的机器。这就要依赖技术的进步。如果没有技术的进步,简单的资本的累积达到极限后,就不能带来经济继续增长。一个100人的小村庄,从拥有一台拖拉机,到两台,三台,。。。。。。劳动生产率会提高。再继续增加资本,到100台,200台拖拉机,就不会增长了。但是,如果技术进步了,拥有更好的拖拉机了,拥有联合收割机了,拥有喷洒农药的飞机了,拥有更优良的种子和种植技术了,劳动生产率就会继续增长。
技术的进步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a. 更好的机器设备。
b. 人力资本的增加。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和生活经验,累计的知识和技能。
c. 更好的组织和管理生产的方式。(10.1长期的经济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