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160577》期末考试必备题集
奥鹏期末考核
160577–四川农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160577》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和广大劳动群众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地主阶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
A.诚实守信
B.奉献社会
C.服务群众
D.办事公道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人生目标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B.人生目标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标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D.人生目标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所决定的。
A.意志
B.思想
C.物质生活条件
D.上层建筑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四个全面”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坚持党的领导
D.全面深化改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是()。
A.法律执行
B.法律适用
C.法律制定
D.法律遵守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
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以下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是()。
A.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提示每一个人理想的实现需要()。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要立德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下列内容中,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相关的是()。
A.“重行”
B.“慎独”
C.“内省”
D.“创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2)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A.1982 年宪法
B.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3)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表达了中国的()精神。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4)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应当坚持()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
B.经济思维
C.政治思维
D.法律思维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5)国家安全观的根本宗旨是()。
A.经济安全
B.政治安全
C.人民安全
D.领土安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6)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首先是()。
A.农民意志的体现
B.工人阶级意志的体现
C.中国共产党意志的体现
D.各阶级意志的体现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7)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8)()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A.自力更生
B.改革创新
C.自强不息
D.奋发努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9)“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抽象性
D.生物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0)李某因与邻居王某吵架被打,发誓报仇,欲将王某的工场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工场,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外面狗叫声,怕被人发现,感到事已难成,遂将火踩灭。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1)“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明了要树立正确的()。
A.苦乐观
B.荣辱观
C.顺逆观
D.得失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2)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3)“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等思想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A.提倡人伦价值,正视道德义务
B.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C.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D.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4)()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社会实践
B.刻苦学习
C.聪明才智
D.不畏艰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5)下列对人生态度理解正确的是()。
A.人生态度就是人生价值观
B.人生态度就是低层次的人生观
C.人生态度就是指人为什么活着
D.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如何活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6)“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世界”是谁的名言。()
A.列宁
B.毛泽东
C.马克思
D.恩格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7)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心理现象
C.政治现象
D.经济现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8)“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成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A.勤劳勇敢
B.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团结统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9)我国现行宪法是()。
A.1954 年宪法
B.1975 年宪法
C.1978 年宪法
D.1982 年宪法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0)下列选项中,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产生于主体的需要和客观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
B.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C.对人为什么活着的基本观点
D.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
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
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2)“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
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C.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D.共同合作的道德原则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3)喝醉酒的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致使他人死亡的()。
A.不负刑事责任
B.减轻处罚
C.从轻处罚
D.应付刑事责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4)“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体现了()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5)下列关于人生目标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生目标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标决定人生态度
C.人生目标决定人的世界观
D.人生目标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6)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传达了()的道德修养。
A.学思并重
B.慎独自律
C.积善成德
D.知行合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8)下列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阶层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法律权利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C.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法律约束
D.“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待”仅适用司法环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9)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0)大学生应当坚持(),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的积极力量。
A.传播网络谣言
B.进行网络攻击
C.文明上网
D.诉诸语言暴力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1)“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就都会错。”这里的“扣扣子”是指()。
A.人生观
B.世界观
C.法治观
D.正确的价值观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2)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3)中国革命道德发端于()。
A.五四运动前后
B.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C.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D.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4)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5)信念是认知、情感和()的有机统一体。
A.理性
B.智慧
C.意志
D.精神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6)中国传统美德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以下与“推己及人”“仁者爱人”含义不一致的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奥鹏期末考核人
B.养心莫善于诚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兼相爱,交相利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7)社会理想反映社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A.大多数人
B.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C.某一集团
D.同一阶级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是()。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持之以恒
D.夫妻和睦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9)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四个自信”的是()。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D.法治自信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0)法律主要是()意志的表现。
A.全民的
B.统治阶级的
C.政党的
D.整个社会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1)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2)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3)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4)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和能力。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规范功能
D.导向功能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5)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6)()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风俗习惯
D.社会舆论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7)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是人类()的产物。
A.社会实践
B.自由发展
C.认识自然
D.相互交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8)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下列选项中,科学说明了道德起源的是()。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或欲望
B.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
C.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D.道德产生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
C.国务院
D.政协会议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0)钱学森曾经指出:“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表达了()
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C.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D.爱国需要保护祖国的尊严不受侵犯。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1)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
B.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同
C.实现了法制,就不会出现牺牲个案实体正义的情况
D.治要求法律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这意味着法律取代了其他社会调整手段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判断题:
(1)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是处理好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2)精神对于提升民族国家的综合国力能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3)理想与现实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4)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5)在人类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停滞和倒退()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6)理想就是信念,信念就是理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7)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是不一致的。()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8)尊重法律权威,既要尊重一般法律的权威,更要尊重宪法至上的权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9)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0)“言论自由”就是除被剥夺政治权利以外的每个人可以随意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意见。()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
(11)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
答案问询微信:424329